首页 > 网管 > 局域网 > 正文

无线局域网的“生命周期”

2019-11-05 02:34:06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规划与治理无线局域网(一)
  编者按 对于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和产品,我们不惜笔墨,已谈了很多。其实对于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而言,如何合理地设计和构建无线局域网,并完善地使用,才是最重要的。从本期开始,“无线网络”栏目将就此进行连续的报道。
  无线局域网的“生命周期”
  用户总认为设置无线局域网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无非就是将无线网卡插入笔记本,并且在台式机上设置一个AP。事实也许真是如此,许多无线IT治理员也认同这一观点。不过,他们的经验可以说是片面的,他们只建立过工作组或会议室一级的小型无线局域网,很少有人曾经建立过有数十或数百个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设计一个企业级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所需要的是有纪律的工作方法,与有线局域网并无大异。
  在规划无线局域网的过程中,IT人员还将碰到一些非凡挑战。WLAN是一种共享介质的技术,类似于共享式以太网中用到的集线器等设备。但无线局域网缺乏专用的高速带宽,这意味着无线局域网在设计过程就必须确保将来可以提供所需的传输容量,而不仅仅是能够覆盖某个区域而已。无线局域网还提出了对控制的挑战:交换式以太网连接为IT人员提供了一个控制点,使之能够治理和控制用户对网络的影响和冲击。尽管接入点可以将无线局域网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起来,但无线局域网不能提供一个固定的治理点,因为用户都在共享接入点的连接。此外,用户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不可能保持在一个接入点的范围内,因此,这一特性又引发了安全和治理方面的巨大挑战。
  无线局域网的“生命周期”
  网络生命周期
  建立一个企业级无线局域网需要引入一个“生命周期”的概念,也就是说IT部门必须定期对网络进行回访,并不断重新设计网络结构,从而确保网络能够平衡、顺畅地运行。这些要害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网络规划、验证、开发、治理和优化。在网络规划完成后,IT经理必须在真正部署时对设计进行一番验证。当无线局域网部署后,IT经理还必须进行日常的监视和治理工作。同大多数网络架构一样,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也必须时常优化,而且在必要时还要从规划阶段重新开始。
  在设计一个有线企业局域网时,IT人员必须仔细设计每一个用户所在位置的连接,而且要考虑到该雇员的应用和带宽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用户的工作效率。当然,网络用户间的所有共享资源,如服务器、打印机和网关,以及会议室和其他访客地点的网络接入点都要纳入初始规划的考虑范围之中。
  距接入点的距离越近,连接的速率就越高。当用户远离接入点时,许多接入点都会自动降低连接速率。网络设计人员应当有预见性地考虑到接入速度,这样才能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企业级的网络体验。
  当前的规划方法
  目前,多数无线局域网设计依靠的都是“试验”方法。从设计的初始阶段,即场地调查开始就是以这种方法进行的。系统集成商或网络经理通常会安装一个接入点,并在办公室四周拿着一台无线连网的笔记本或PDA到处转转,场地调查软件会收集建筑物内各点测得的无线电频率信号。
  即使网络设计者有足够的耐心、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完成这些琐碎的工作,现场调查也只能解决无线局域网构建过程中的一小部分问题,即无线电频率信号的覆盖范围。此外,现场调查只能提供一次性的无线电频率环境状况,不久后,情况就可能会完全不同。网络经理根本无从了解在现场调查完成后,是不是有人会架起一个未经授权的接入点,除非再做一次现场调查,或用户报告发生了性能问题。另一个事实是,现有的现场调查工具根本不考虑网络带宽或容量问题,而这些因素对于企业商业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很难想像在今天的企业环境中,能够建立起一个治理完善的无线局域网。
  为了回应网络经理们的急迫要求,许多无线局域网厂商都开始为接入点和网卡捆绑基本的现场调查工具。预备设计大量无线局域网的IT企业可能会需要购买特性更为全面的现场调查软件。许多用于蜂窝电话网络的现场调查工具其实也支持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然而,这些复杂的软件包价格高昂,并且是专门为蜂窝网络设计者而预备的,对于企业IT经理而言,可能会很不适合。
  只有现场调查完成后才能开始网络规划。首先,根据现场调查获得的数据、办公室布局和无线局域网产品数据清单,网络经理要大致了解需要多少个接入点,以及将它们放在哪里。然后,当用户开始反馈应用性能后,他还要确定正确的信道选择,用以精确调节接入点的数量和位置。
  当网络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时,这种赌博式的方法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当无线局域网包含数百个用户、多层办公场所或大面积的地区时,简单的计算已经无法规划出有效的网络。因此,在企业部署中,必须采用一种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具备良好扩展性的方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