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管 > 局域网 > 正文

配置Cisco局域网交换机配置概述

2019-11-05 03:06:42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3.1 局域网交换机配置概述
  
    确调域网交换技术中,共享式以太网、物理地址、冲突域、广播域。桥接、交换、MAC地址表、VLAN.VLAN中继、VLAN中继协议。生成树协议等概念非凡重要。下面对这些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共享式以太网
  
    共享式以太网是构建在总线型拓扑上的以太网,可以直接用细缆或粗缆把计算机连接起来成为共享以太网,也可以使用集线器 (Hub)和双绞线连接计算机而构成共享式以太网。
  
    共享式以太网是严格遵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Carrier有Sense Multipleaccess/Collision Detect)算法的网络,CSMA/CD算法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共享式网络的半双工特点。共享式以太网上,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的时候其他主机只能接收该以太网帧,此时网上其他机都不能发送数据。
  
  物理地址
  
    以太网上的主机系统在互相通信时,需要用来识别该主机的标志,即物理地址,也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主机上的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上的,所以随着插在主机上的网卡的变化,其MAC地址也会相应地改变。一块网卡上的MAC地址是全球惟一的。
  
  冲突域
  
    用同轴电缆构建或以Hub为核心构建的共享式以太网,其上所有节点同处于一个共同的冲突域,一个冲突域内的不同设备同时发出的以太网帧会互相冲突;同时,冲突域内的一台主机发送数据,同处一个冲突域的其他主机都可以接收到。一个冲突域内的主机太多会造成三个主要的后果,即每台主机得到的可用带宽很低,网上冲突成倍增加。以及信息传输时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广播域
  
    广播域是网上的一组设备的集合,当这些设备中的一个发出一个广播时,所有其他设备都能接收到这个广播帧。
  
    广播域和冲突域是非凡轻易混淆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来区分它们:连接在二个Hub上的所有设备构成一个冲突域,同时也构成一个广播域;连接在一个没有划分VLAN的交换机上的各个端口上的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的冲突域 (每一交换端口构成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于一个广播域。
  
  桥接
  
    所谓"桥接",在CCNA教程中主要指透明桥接。透明网桥连接两个或更多的共享式以太网网段,不同的网段分别属于各自的冲突域,所有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对于桥接的工作模式应该认真理解,它是理解交换机工作原理的基础。
  
  交换
  
    局域网交换的概念源自桥接,从基本功能上来讲,它与透明桥接使用相同的算法,只是交换的实现是由专用硬件实现,而传统的桥接是由软件来实现的。以太网交换机具有丰富的功能,如VLAN划分、生成树协议、组播支持、服务质量等。
  
  MAC地址表
  
    交换机内有一个MAC地址表,用于存放该交换机端口所连接设备的MAC地址与端口号的对应信息。MAC地址表是交换机正常工作的基础。它的生成过程也是我们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
  
  VLAN
  
    VLAN技术是交换技术的重要进步之一,现在所有的智能交换机均支持VLAN,用以把物理上直接相连的网络从逻辑上划分为多个子网。每一个VLAN对应着一个)广播域。二层交换机没有路由功能,不能在VLAN之间转发帧,因而处于不同VLAN上的主机不能进行通信,只有引入第三层交换 (VLAN间路由)技术之后VLAN间的通信才成为可能。
  
  VLAN中继
  
    VLAN中继(VLAN Trunk)也称为VLAN主干,是指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连接的情况下,在互相连接的端口上配置中继模式,使得属于不同VLAN的数据帧都可以通过这条中继链路进行传输。
  
    VLAN中继的帧格式,分为ISL(Inter-Switch Link,交换机之间连接)和IEEE802.1Q两种,其中前者是Cisco交换机独有的协议,,后者是国际标准协议,被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生产 厂商所共同支持。
  
  VLAN中继协议
  
    对于Cisco设备而言,VLAN中继协议(即VTP协议)可以帮助交换机设置VLAN。VTP协议可以维护VLAN信息的全网一致性。
  
    VTP有三种工作模式。即服务器模式、客户模式和透明模式,对于三种模式的准确区分是交换技术需要把握的要点之一。
  
    在三种模式中,较难理解的是透明模式的工作特点。所谓"透明",在这里是指处于透明模式的交换机忽略其他交换机所传来的任何VTP信息,但把这些信息原封不动地转发给其他交换机,以便其他交换机使用它。透明模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可以创建、册除和修改VLAN及其属性,但这些设置都不传输到其他交换机上,而只影响处于透明模式的交换机本身。
  
  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 (STP,Spanning Tree PRotocl)是交换式以太网中的重要概念和技术,该协议的目的是在实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连接的同时,避免网络环路的出现,实现网络的高可靠性。
  
    STP协议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接协议数据单元)来互相告知诸如交换机的桥ID(号)、链路性质。根桥(Root Bridge)ID等信息,以便确定根桥,决定哪些端口处于转发状态,哪些端口处于阻止状态,以免引起网络环路。
  
    理解网络环路的产生原因和STP的工作原理对CCNA考试来说很重要。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