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过程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如图1)。由这些过程很轻易看出,六西格玛是一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方法,强调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直觉、经验办事。其基础是需求,作用及过程的量化,从而可以客观地反映我们的现状,引起人们的关注。 数据定义抽样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试验设计控制数据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受美国国防部委托制定的软件过程改良、评估模型,也称为SEI SW-CMM,(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该模型于1991年发布,目前修改至1.1版,并发展成为系列标准模型。全世界已经有1万多家软件企业经过CMM评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商业目标。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是为了解决现有不同CMM模型的重复性、复杂性,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成本、改进过程,由美国国防部出资,委托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EI)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它将软件CMM2.0版草案C(SW-CMM)、EIA过渡标准731(系统工程CMM)及ipD-CMM集成为一体,同时,还与ISO15504相兼容。该模型广泛适用于政府机构、软件和硬件开发公司。 无论是CMM还是CMMI,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关注量化治理,在CMM/CMMI模型中,企业过程能力等级越高,对量化治理的要求就逐步提高,当达到第4级“已治理级”(Managed级)时,要求针对组织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了监控、取样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一个关于产品制作和维护流程的数据库并不断更新,以保证组织过程保持较高的质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见,在项目治理中引入量化治理也是大势所趋。 二.项目治理中需要量化治理的领域 项目治理知识体系中,涉及到需要量化治理的领域非常多,从事前治理和事后治理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估算和度量两大类。估算是以实际统计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事物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间接地估算和预计有关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前景。而度量则是依据特定的标准,衡量当前的事物与标准之间的差异。项目治理范围中,有如下阶段需要应用估算技术: 1.项目范围估算 对项目预期的范围进行评估是项目的基础,范围估算失误将给项目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项目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估计完成项目各活动所需每种资源成本的近似值,成本预算的过程是把估算的总成本分配到各个工作细目,建立基准成本以衡量项目执行情况。可见成本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成本的预算情况。 3.项目进度估算 项目治理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时间治理,也即进度控制。准确地估算对制定项目计划、监督项目执行都有重要的意义。 4.项目风险估算 对风险识别不到,或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因此对项目风险的量化估算更是至关重要。 定义项目、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需要进行项目估算,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监督过程则离不开度量。良好的项目治理主要针对项目要素进行跟踪度量,通过分析度量数字就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通常需要度量的项目要素包括 1.项目进度度量 对项目进度进行定期的跟踪度量,及时发现当前进度与计划的偏差,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赶工或调整进度计划。 2.缺陷度量 项目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客户满足度,客户满足度是个难以量化的指标,而项目成果——产品的缺陷密度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足程度。度量产品的缺陷密度,可以有效地了解项目完成的质量。 3.项目工作量度量 工作量是衡量项目成本、人员工作情况的基础,准确地度量出项目真实的工作量,既可以把握当前项目的情况,对于今后估算其它项目数据也有重要意义。
可见,缺陷数量始终控制在答应的上下限范围内,该项目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控制。 五.结束语 项目治理是个不断完善的知识领域,引入量化治理,强化量化治理,可以使项目治理知识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