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 > Python > 正文

Python装饰器原理与用法分析

2020-02-22 23:56:54
字体:
来源:转载
供稿:网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装饰器原理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1、装饰器的本质是函数,主要用来装饰其他函数,也就是为其他函数添加附加功能

2、装饰器的原则:

(1) 装饰器不能修改被装饰的函数的源代码

(2) 装饰器不能修改被装饰的函数的调用方式

3、实现装饰器的知识储备

(1) Python中函数即‘变量'

a、变量在Python中的存储

x='Tomwenxing'y=x

[说明]:

当Python解释器遇到语句x='Tomwenxing'时,它主要完成了两样工作:

  1.在内存中开辟了一片空间用来存储字符串‘Tomwenxing'

  2.在内存从创建了一个名为x的变量,并用它指向字符串‘Tomwenxing'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可以理解为房间和房间号的关系)

而语句y=x意为将变量x对字符串的引用赋值给变量y,即在内存中创建一个变量y,并使其指向变量x所指向的内存空间

b、函数在Python中的存储

def test():  pass

[说明]:

在Python中,函数的存储和变量相似,以上面的函数为例,Python解释其主要做两件事:

  1.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内存空间,用来存储函数代码的字符串(本例中代码只有一句:pass)

  2.在内存中创建一个变量test,用来指向存储函数代码字符串的内存空间(相当于test=‘函数体')

因此说在Python中函数即变量

(2) 高阶函数(下面两个条件满足任何一个即为高阶函数)

a、把一个函数名当做实参传递给另外一个函数

[对装饰器的影响]:达到“在不修改被装饰函数源代码的情况下为其添加功能”的效果

import timedef bar():  time.sleep(2)  print('in the bar')def test(func):  start_time=time.time()  func()  stop_time=time.time()  print('函数的运行时间为:',stop_time-start_time)test(bar)

运行结果:

in the bar
函数的运行时间为: 2.0021145343780518

b、返回值中包含函数名

[对装饰器的影响]:达到“不改变函数的调用方式“的效果

import timedef bar():  time.sleep(3)  print('in the bar')def test2(func):  print('新添加的功能')  return funcbar=test2(bar)bar()

运行结果:

新添加的功能
in the bar

(3) 嵌套函数:在一个函数体内用def去声明一个新的函数(不是调用)

def foo():  print('in the foo')  def bar(): #声明一个新的函数,而不是调用函数    print('in the bar')  bar()foo()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