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闭包可能会在面试或者是工作中经常碰到,而提到Python的延迟绑定,肯定就离不开闭包的理解,今天总结下 关于闭包的概念以及一个延迟绑定的面试题。
Python闭包
1、什么是闭包,闭包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
必须是一个嵌套的函数。
闭包必须返回嵌套函数。
嵌套函数必须引用一个外部的非全局的局部自由变量。
举个栗子
# 嵌套函数但不是闭包def nested(): def nst(): print('i am nested func %s' % nested.__name__) nst()# 闭包函数def closure(): var = 'hello world' # 非全局局部变量 def cloe(): print(var) # 引用var return cloe # 返回内部函数cl = closure()cl()
2、闭包优点
避免使用全局变量
可以提供部分数据的隐藏
可以提供更优雅的面向对象实现
优点1,2 就不说了,很容易理解,关于第三个,例如当在一个类中实现的方法很少时,或者仅有一个方法时,就可以选择使用闭包。
举个栗子
# 用类实现一个加法的类是这样class _Ad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 b): self.a = a self.b = b def add(self): return self.a + self.b# 用闭包实现def _Add(a): def add(b): return a + b return add ad = _Add(1) # 是不是很像类的实例化print(ad(1)) # out:2print(ad(2)) # out:3print(ad(3)) # out:4
闭包的概念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Python 延迟绑定
结合一个题目来说明:
def multipliers(): return [lambda x : i*x for i in range(4)]print [m(2) for m in multipliers()] output:# [6, 6, 6, 6]
其实这个题目,可能目的是想输出:[0, 2, 4, 6],如何改进才能输出这个结果呢?
def multipliers(): # 添加了一个默认参数i=i return [lambda x, i=i: i*x for i in range(4)]print [m(2) for m in multipliers()] output:# [0, 2, 4, 6]
multipliers就是一个闭包函数了
def multipliers(): return [lambda x : i*x for i in range(4)] # multipliers内嵌套一个匿名函数 # 该匿名函数引用外部非全局变量 i # 返回该嵌套函数print [m(2) for m in multipliers()]
下面来解释为什么输出结果是[6,6,6,6]。
运行代码,代码从第6行开始运行,解释器碰到了一个列表解析,循环取multipliers()函数中的值,而multipliers()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列表对象,这个列表中有4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匿名函数(实际上说是4个匿名函数也不完全准确,其实是4个匿名函数计算后的值,因为后面for i 的循环不光循环了4次,同时提还提供了i的变量引用,等待4次循环结束后,i指向一个值i=3,这个时候,匿名函数才开始引用i=3,计算结果。所以就会出现[6,6,6,6],因为匿名函数中的i并不是立即引用后面循环中的i值的,而是在运行嵌套函数的时候,才会查找i的值,这个特性也就是延迟绑定)
新闻热点
疑难解答